准确识别火患和报警点位并秒级响应、实现电动自行车全周期闭环监管、消防车辆一路畅行无堵、可实时查看灭火人员作战信息……这是近期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中的一些新变化。依托海淀区“城市大脑”,海淀消防打造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让防火监督更加精准智能,让灭火救援更加安全高效。
海淀区“城市大脑”为超大型城市消防领域治理提供技术平台,支队与区属11家委办局首批派员进驻城市大脑专班实体化运行,并搭建智慧消防建设“1+2+N”总体框架(1套明确的顶层设计、2个驱动核心、N个场景设计应用),将智慧消防与城市大脑深入融合、一体推进,打造从隐患感知、监测预警到指挥救援、灾后复盘的智慧消防全周期智能应用平台。
目前智慧消防应用平台框架已覆盖警情监控、道路护航、消防力量、警情分析、每日简报等8大功能板块,其智能便捷、数据增效、靶向监管、统筹调度等作用突出、收效明显。
精准聚焦 消除火灾隐患问题
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依托海淀区“城市大脑”的“三融五跨”机制,实现城市数据采集、流转、处理、共享,覆盖城市部件数据、消防力量数据、警情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空间态势数据、消防管理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共7类、38项、6.1万余条,且保持数据更新进网,为消防专项工作场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循数”管理模式提升消防工作质效。
在北京冬奥会安保期间,支队以冬奥场馆群、重大隐患社区、安保重点区域为试点,建设消防“云中控”应用管理体系。该体系整合物联网远程监控、联网式独立感烟报警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监控等监测平台数据,利用智能外呼和同点位多平台报警分析能力,全量感知建筑消防控制系统数据和单位日常管理状况,精准发现火灾隐患、找准报警点位,形成报警信息的闭环处置,构建立体化火灾防控体系。“云中控”平台覆盖3个端、15个功能模块,接入报警控制设备三十多类、16373个,从事件发现、核查、处置、反馈4个过程进行全流程管理,及时处置报警及故障事件83件,实现了智能值守、秒级响应。
面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呈现增长态势,支队开启电动自行车全周期综合治理试点,从规范准入、合规销售、登记备案、充电停车、消防管理、维修保养及报废回收7个流程进行有效闭环管控。运用RFID等科技手段,实施车辆和电池编码“一车一池一码”一致性管理,积极推动175个小区、2278部电梯安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惠及居民10万余人,实现了“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物联放哨”。
科技支撑 提升队伍作战效能
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支队注重发挥科技化、智能化辅助支撑作用,在建立现代化作战指挥体系上聚焦用力。
在灭火救援方面,支队发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新一代智能接处警系统和海淀区智慧消防应用平台科技倍增效应,根据历史灾情建立大数据调度模型,智能研判灾情等级,实现“一键式”调度;率先完成接处警警灯、警铃、车库门、智能语音广播集中联通控制系统,真正实现“秒级响应”。接警出动途中,启用数据资源库向前方推送作战要素信息,为参战人员预布置作战任务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海淀区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还和海淀区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数据接轨,将辖区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微型消防站以及公安、医疗、电力、燃气等应急职能部门和志愿服务队伍,全部纳入消防指挥智能调度体系,实现平时信息共享、战时联调联动。
为解决交通拥堵造成的消防车辆出警通行问题,支队依托“城市大脑”,研发了消防车辆出警保障系统,出警途中启动消防车辆优先控制算法,智能调控信号灯,实现消防车辆无障通行。通过实地测试和实战检验,在信号优先控制情况下,平峰时段可节省30%-40%的通行时间,基本实现中途不停车效果;高峰时段可以节省20%左右的通行时间,为生命救援节省出更多“黄金时间”。
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后,海淀区智慧消防应用平台可通过综合定位系统,让指挥部实时查看消防救援人员姓名、所处位置、内攻作战时间、空呼余气压力等信息,并可进行预警、呼救或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消防救援人员头盔佩戴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行动记录仪,可将事故现场图像实时传输至指挥部。为解决因佩戴空气呼吸器导致的通讯不畅问题,支队为消防救援人员配备具有同步扩音和对讲功能的智能空气呼吸器。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科技智能平台保障下的应急体系联动、出警作战提速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了到场快、灭火快、救人快的突出作用,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