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消防救援总队: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队站“甘肃样本”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1 浏览量: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政府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我国正加速迈进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放眼未来、顺应大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将现有资源和科技元素融入火灾防控和队伍管理中,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甘肃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的新标签。
11月9日晚8点,消防员潘雄烨走出营区大门,营区门口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抓拍信息同步上传到请假系统,值班队长王国伟立即通过请假系统确认潘雄烨的请假审批信息。这是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数字化消防站依托智能管理平台,对队员实行的智能化管控。
近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召开坚持“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现场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数字化消防站——刘家堡消防救援站正规化建设情况。从营门智能管理系统到装备“一码通”再到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站内智能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让观摩人员耳目一新,切身感受到了改革转制以来甘肃消防救援队伍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助推队伍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变化、新作为。
“甘肃‘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实践遵循了改革要求和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形成了按照条令做、盯住问题抓、创新手段管、打牢基础防的建设管理格局,为各级提供了可信、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观摩结束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政委王伟说道。
今年以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将“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全面锻造过硬消防救援队伍的有力抓手,在规范党组织建设、执勤战备秩序、训练培训体系、队站建设标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正规化建设标准和队伍教育管理模式。刘家堡消防救援站就是总队积极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缩影。
从“队长管”到“智能管” 精细管控向队伍末端延伸
改革转制以来,总队党委始终把正规化建设作为引领消防救援事业改革建设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刘家堡消防救援站从建设到投用,总队长吴振坤、政委蔡建波多次调研、亲自指导,要求将训词精神和“五个不动摇”标定的目标方向、建设标准、管理模式、检验标尺等细化到建设使用的各环节、全过程,精心打造可信可学的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正规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
走进刘家堡消防救援站通讯室,一张智能大屏映入眼帘,值班信息、当前课表、预警提示、动态要事、查铺查哨、交接班和车辆装备情况等工作动态在大屏上实时滚动。“以前队员的一日生活制度、操法训练落实需要队长和指导员实时监督,现在有了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安全管控、制度落实、量化考评都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刘家堡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国伟说。
为实现队伍管理智能化,总队对标“两严两准”建队标准,研发“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以管人、定物、抓事、谋战为主要抓手,采用人脸识别、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对各类软件整合汇总,对数据静默抓取,各个模块逻辑关联,数据共享共用,实现智能辅助作战训练、自然留痕减负增效、全程追溯精准考评,把精确管理延伸到了队伍管理的细节末端。平台下设一日要事、作战管理、人员管理、车辆装备、岗位练兵、量化管理、营区管理、伙食管理、台账资料、党团建设等11个模块,囊括了队站管理的方方面面。
“训练科目成绩最好的是攀登十五米金属拉梯操,训练科目成绩最不理想的是绳索攀爬……”在作战训练模块,十月队内指战员所有训练项目平均得分以柱状图形式显示。日常训练中,指挥员利用手持终端,现场将每名队员的成绩逐一录入,智能管理平台后台多维度分析单位、个人训练成绩、强弱项,平台会自动提出改进意见,综合给出最好的科目和最差的科目,为指战员进一步强化科目训练提供了科学指南。
作战管理模块通过强制安全提醒、逐人逐装确认、科学辅助决策,加强作战全流程、全时段安全管控。消防站接警出动命令后,平台终端会根据警情自动播报安全须知,强制播报结束后,对队员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战前初次检查,根据参战人员专业资质、作战经验,平台会自动分派任务。在执行高危任务时,系统会要求对必配装备进行二次扫码确认,并自动提供灭火预案、力量部署、供水方案等辅助数据,让基础数据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
依托智能管理平台,如今消防站实现了对作战训练、安全管控、一日生活制度落实等的智能管理和量化考评,真正将指战员从制表填表、机械记录等繁冗复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运行,消防站管理效能有了大幅提升,队伍管理逐步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在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坚持“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成果评选中,总队“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荣获了全国一等奖。
从“一号通”到“一码通” 精准化使用提升实战效能
在刘家堡消防救援站车库,每一辆消防车均贴了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以获知车辆所有信息。紧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总队升级“一号通”管理,以“数字化、二维码”为载体,设置了人员、车辆、装备、内务“一码通”管理,确保“24小时驻勤备战”模式下人员、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数据模块“上车”,提升实战技能
“有了‘一码通’,装备保养和装备操作情况,我们能实时掌握,所有装备上设置的二维码,既是一本电子说明书,也是一部检查登记册,更是一种预警通知单。”刘家堡消防救援站指导员高睿说。改革转制以来,对标“五个不动摇”24小时驻勤备战模式要求,不仅需要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更需要装备性能“时刻在线”,“一码通”的设置最大限度发挥了车辆装备实战效能和安全性能。如今,消防站内的器材装备信息全部纳入器材数据库,通过手机完成装备调配,动态生成出入库记录,智能提醒到期更换,实现网上报修审批,做到了精确闭环管控。
一支队伍,队员们在哪里扎堆,往往是个风向标。走进刘家堡消防救援站装备研修室,队员们从手机屏幕的日常放松中解脱出来,扎堆在研修室钻研各类器材设备。“装备研修室的设置为我们学装、研装的提供了平台,通过研修不仅能更深入了解各类器材装备性能参数,更增强了研装信念和创新意识,也想自己研发一款更贴近实战救援的装备。”消防员陈伶鑫说。
依托物联网技术,消防站还实现警铃、照明、滑竿门及战斗服架全流程联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提升响应速度。通过设置“数据进车”模块,实现“指挥中心”和“车辆”数据共享,出警途中,指挥中心全程跟警、第一时间推送警情信息、处置要点、安全提示,确保灭火救援全过程安全、科学、高效,提升了救援行动效能。
为严格落实岗哨制度,消防站以网上自动排哨、面部识别换哨等手段,自动判定并预警告知漏哨替哨、擅自离队的行为,确保哨位不空岗、人员不缺位。两级指挥中心常态化开展远程督导,并严格将日必查、周抽查、月通报等手段延伸运用至政府专职队伍管理,全面考评基层执勤战备制度落实情况。通过营区战备基础设施改造,指挥中心数据模块“上车”,装备器材学习研修、“一码通”管理保养,保持了“人在岗、装在位”的良好战备状态。
从“单一训”到“全灾练” 新模式夯实研战胜战水平
坚持战斗力标准不动摇,需要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主责主业,把战斗队思想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确保工作“准星”始终对准打仗“靶心”。
蒙眼实物结绳训练
在刘家堡消防救援站训练场,指战员正在开展蒙眼实物结绳训练和蒙眼过复杂障碍物科目演练。在蒙眼过复杂障碍物科目演练中,三名救援队员成立一个救援小组,通过蒙眼模拟“全黑”环境,逐个通过水泥板、玻璃板、狭小空间、地面塌陷、S弯道等多个复杂障碍,在日常训练演练中有效摔打锤炼了指战员临机应变、临场指挥的综合能力。
着眼“全灾种、大应急”职责使命,总队将全要素、多力量,跨区域、无预案拉动演练作为重要练兵手段,突出“战斗突然打响、任务机动变化、全程灵活导调”,在真难严实的对抗中,磨炼意志、摔打队伍。针对全省夜间出警率高达32%的实际,严格落实每周不少于1次的夜间熟悉演练,加强黑暗环境破拆、堵漏、结绳、通讯设备操作等课目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确保技战术运用自如。
“训练考核我们也不再单纯以‘米、秒、个’进行简单判定,更注重人装结合、班组配合、识险避险等能力培养,并增加这些关键规程在考核中的评判比重。”总队战训处副处长刘国华介绍说,日常训练考核注重科学评判,不以秒数快慢定输赢,训练科目设置逐步向水域、地质等“多灾种”拓展,常态化开展基础能力训练、定期依托基地和专业机构集中培训、每季度实战拉动检验、每半年综合考评,构建出一套以考促训、训考结合的练兵体系。
改革转制以来,总队打造“先锋杯”品牌赛事,分岗位、分阶段开展机关干部比武,基层指挥员对抗等活动,队伍上下干部带头、机关表率、全员参训的练兵氛围蔚然成风。推行训练不达标指战员“清零行动”和“脱岗复训”刚性措施,将练兵成效与单位评优评先、个人成长进步密切挂勾,激发了指战员自主训练的热情。通过细化编制12类76种灾害事故处置要点和程序,拍摄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教学示范片,强化三维数字化预案风险评估功能,客观研判救援行动潜在危险,选择安全高效处置策略,实现预案编制由基于固定模板向基于风险情景转变。在最近全国5次随机整建制训练抽考中,取得了1个第一、1个第七、2个第十和1个全优成绩。
从“抄训词”到“云党建” 党建引领渗透到队建点滴
“四句话方针”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队强队、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对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起到了“顶天立地”的支柱作用。
重温入党誓词
走进刘家堡消防救援站,营区周围张贴的消防元素文化墙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主楼上镌刻的“四句话方针”十分醒目。立足党建引领队建,刘家堡消防救援站打造“学习之窗、云端红旅、视听洗礼、初心印记、先锋光芒、党务须知”六大阵地,建立“一份清单、一部动漫、一个平台”的“三个一”闭环模式,实现党团组织学习议事规范化、精准化、长效化。从部署开展“手抄训词”活动,将手稿、批注、感言集中陈列,到设置“领袖语录”学习窗口,收集汇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的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指战员“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今天我们的议题是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和水域救援相关知识……”在刘家堡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支部书记王国伟一边主持会议,会议记录一边同步语音录入,上传到“智能党建”平台系统。“智能党建”平台系统的研发,实现了会议记录语音录入、支部书记电子审签、上级组织网上调阅,确保了会议内容不可“后期加工”,杜绝“弄虚作假”,规范了组织生活程序,提升了党务工作效能。
“实施‘全员阅读’培养计划后,站内读书室里总是有人在捧书静读。”王国伟说,读书室按需要“定制”书单书目,每月开办“读书沙龙”,站内每人每年能阅读10本以上优质书刊。在读书的同时,队员同时书写“体会式笔记”,记录关键内容,简要抒写心得体会,一改以往读书入眼不入脑的问题。
消防站还打造“思政精品”教育课堂,突出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运用VR技术、网上党校,与驻地高校企业共享共用等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交互扩容,引导指战员铭记烽火岁月、永葆忠诚本色。建成“开放式”“贯穿式”荣誉室,收藏200余件反映队伍建设发展历程、重大灭火救援战斗的照片、实物,让指战员在行走驻足中重温队史、在潜移默化中激励斗志,荣誉室集队旗、水枪、桃花等彰显队伍特质、驻地文化的元素于一体,将荣获三等功以上指战员荣誉功勋化作沉甸奖杯,陈列“荣誉之塔”,为指战员奋勇前行注入强大动力,时刻激励着指战员牢记使命、再攀新高。
从“固根本”到“利长远” 走出队伍转型升级新路子
组建专业队、扩充专职队、深度应用“智慧消防”、优化消防政务服务平台、构建五级监督队伍体系……探索正规化建设模式的同时,助推队伍转型的新路子也在逐步搭建。
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消除县级森林火灾扑救力量的“空白点”
两年来,总队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组建,推进省、市、县三级水域、地质、山岳等特种灾害训练基地建设,分区域、分级别、差异化建强建精39支“多灾种”专业攻坚队,打造应急救援“拳头”力量。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号召,依托政府专职队,在25个重点火险县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消除县级森林火灾扑救力量的“空白点”。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推动出台高起点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按照“统一招录、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模式,两年集中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3867名,实现所有消防站执勤力量不少于30人的目标。
依托“智慧消防”系统平台,创新推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示范管理创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和消防物联网配套维保,通过定性分析火灾风险、定额下达指标任务、定量评价工作成效,有效破解抓手不持久、防控不精准、措施不落地的问题,构建起多位一体管风险、持之以恒抓落实、久久为功见成效的火灾防控格局。
在兰州市安宁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自主开发的“安宁消防集成服务平台”,提供了政务服务、消防宣传、便民指南、警示教育、服务评价等功能。群众可以通过公布的网址自行登录办理业务,行政许可、咨询投诉、业务预约、信息公示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实时查询”。在深化消防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总队还出台《消防执法服务八项便民措施》,通过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流程、免费在线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消防执法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省、市、县、乡、村5级消防监督队伍体系建设,逐步健全“监督干部为主、文员为辅、指战员为补充”的监管机制,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整体薄弱和末端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数字技术赋能,队伍正规化建设展现新风貌。从深度运用“智慧消防”系统到试点建设“数字化消防站”,甘肃消防救援队伍把“五个不动摇”作为队伍改革重塑的“四梁八柱”,牢固树立“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理念,大力推进应急救援观念、方式、力量、机制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下好教育管理“先手棋”,打好应急救援“主动仗”,全力抓好火灾防控现实斗争,以实际行动在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建设征程中当先锋、做表率。